安徽淮北矿业集团袁店一矿职工徐劲松
心向企业 共同成长
我是淮北矿业集团袁店一矿的一名职工。2001年,我在生产一线入党,到今年已有20年党龄。20年来,我见证了煤矿的发展,也变得离不开煤矿。
1996年,22岁的我进入了淮北矿业集团。当时可谓羡煞旁人,进入煤矿工作不仅代表着高薪,更代表着稳定。虽然是在最艰苦的生产一线,我也暗自兴奋了好一阵子。
上世纪90年代末的煤矿还没有推行设备改革,大部分还要靠人力生产。当时我所在的祁南煤矿正处于投产筹备阶段。在时间紧、任务重的双重压力下,我的思想始终处于紧绷状态,高强度的体力劳动,让初出茅庐的我苦不堪言。也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,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党员的“战斗精神”。
祁南煤矿西大巷能否贯通,决定了整个矿井能否顺利投产。当时我所在的掘进二区,正是开拓这条巷道的主力生产单位。
面对近2000米的掘进巷道,我们只有一台耙矸机,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机械设备。运输材料要靠肩扛手推,两三百斤的U型梁腿,仅一个班就得运送四五次。受技术条件限制,当时的煤矿巷道通风系统没有现在的完善,整个巷道闷热潮湿,个人防护用品缺乏,撇勾延点更是家常便饭。
“关键时刻,党员要起模范带头作用,要有冲锋陷阵的觉悟,主动扛起矿井建设大梁!”这是当时掘进二区党支部书记开会时说的话。直到现在,每当矿井安全生产遇到困难时,各级领导干部在召开动员会议的时候仍会这样强调。如今,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形象,早已深深印刻在我的心里。
以老班长为首的党员先锋队伍带头赤膊上阵,在施工现场上演了一番与煤岩的“龙争虎斗”。我不知道他们哪来的力气,但我分明感受到了他们的情绪里充满着自豪。连番战斗下,巷道如期实现贯通,大家如释重负。尽管当时没有表彰会,也没有光荣榜,可他们脸上还是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喜悦。那种喜悦打动了我,让我坚定了信念与理想——我要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2001年,经过5年的学习和考验,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,我终于站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,成为一名共产党员。
2011年,入党10年的我,转战到淮北矿业集团袁店一矿。这是一座新型现代化矿井,不仅采掘工作面永久告别了人力挖掘,就连运输方式也从绞车、无极绳等升级到了单轨吊辅助运输系统,极大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。初尝科技果实的我,觉得这里处处都是新鲜的,但麻烦也接踵而至。
因为新的掘进队伍人员来自各个矿井,如何尽快统一职工思想、实现协同作战,成为我们队伍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在袁店一矿党委的组织协调下,来自各个矿井的党员先召开了思想“碰撞”会。20余名党员齐坐一堂,胸前的党徽打破了彼此之间的隔阂。会上,各矿党员紧紧围绕矿井发展任务各抒己见。我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,不论从哪里来,我们都是“一家人”。
在各矿党员的引领作用下,原本散漫的队伍迅速凝聚成铁板一块,各项工作齐头并进。在矿井投产筹备前2个月,掘进二区百名职工没有一个人撤退,硬生生挺到矿井第一捧煤升井。那时,每逢周末,矿上经常能看到许多孩子的身影,他们都太想爸爸了,只能来爸爸工作的地方看看爸爸。
今年,我的党龄20年整,恰逢党的百年华诞。10年间,在淮北矿业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,袁店一矿智能化建设突飞猛进,不仅应用了智能化开采技术,在瓦斯利用、灾害治理、安全防护等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硕果。科技在发展、社会在进步、思想在提升,可我身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没有变,让企业发展得更加强大、让职工生活得更加美好的责任没有变。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奋斗余生,将是我这辈子最自豪的事情。(梁蒙整理)
来源:《中国煤炭报》 2021年8月10日 4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