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北矿业集团“555”创新团队成立4年来,力克大倾角、硬岩复杂条件巷道快速掘进难关。
淮北矿业集团工程处处长赵传祥介绍,“555”创新团队的创新项目、成果先后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、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淮北矿业集团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,申报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,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。
问题就是课题
淮北矿区历经60多年开采,浅部优质资源开采殆尽,采场逐步向深部转移,各矿井开拓延深掘进越来越难。
为实现复杂条件下快速掘进、缓解矿井接替紧张状况,2017年7月,淮北矿业集团成立了以工程处技术管理人员为主的大倾角、硬岩复杂条件巷道掘锚护一体化快速掘进装备与技术研究创新团队。该创新团队成立后被列为淮北市第7批“555”产业创新团队。
成立后的“555”创新团队首先面对的难题是补上大倾角巷道掘进短板。为此,该创新团队与设备厂家联合研制大倾角上山岩巷综掘机。
2017年3月,淮北矿区首台EBZ260B型岩巷大倾角综掘机在袁店二矿7227风巷外段安装投入运行。
在试验过程中,该创新团队大胆提出了15条改进意见,不断优化设备性能,增强设备适用性。4月,该创新团队进尺121米;5月,进尺156米,较以往同类条件炮掘月单进提高73%,彻底补上了大倾角岩巷快速掘进短板,实现了大倾角岩巷综掘单进的突破。
攻得上还要拿得下
创新团队在研究方案
“大倾角岩巷综掘上山施工不易,大倾角岩巷综掘下山施工更难。”该创新团队成员、工程处生产技术部部长黄以寿介绍说。
2018年,工程处在涡北矿北四采区轨道下山施工中,向18°大倾角岩巷综掘下山发起了挑战。施工过程中,该创新团队联合科研院所、设备厂家对综掘机进行了19项性能改造,对履带进行了加宽改造,加装了凸角装置,减小接地比压,增加抓地力;对截齿进行升级,提高截割效率;对19个零部件进行强度升级,解决了综掘机“倒不动、容易陷”的难题;摸索总结出了“严控水、一次清、管住底”大倾角下山掘进“9字工作法”。2018年4月,他们取得了大倾角综掘下山施工月单进116米的好成绩。
“没有合适设备,我们就联合厂家研制;没有成功经验可供借鉴,我们就在实践中摸索总结。”工程处矿建副处长张长武说。
2019年8月至12月,工程处在孙疃矿Ⅱ2采区回风19°下山和轨道17°下山大倾角岩巷综掘施工中,月单进先后达121米、132米、137米、138米和167米,连续刷新淮北矿区大倾角下山岩巷综掘月单进纪录。
人工效率大大提高
“实现硬岩掘进掘锚护一体化,困难重重,但我们只能迎难而上。”工程处副总工程师马学宗表示。
面对岩石硬度大、硬岩巷道综掘截割困难及炮掘风锤打眼占时多、施工效率低、安全隐患大的难题,该创新团队积极引进履带式双臂凿岩台车,配置胶轮装载机、湿式喷浆机;联合设备厂家研制出全国首台“岩巷龙门式掘锚护一体机”;大力推进岩巷掘进作业线全工序机械化标配;多次对设备、工艺进行改进优化,在使用中摸索,在摸索中改进,在总结中前行,努力寻找人机融合的最佳平衡点、工序衔接的最佳结合点。
“新型掘锚护一体机实现了掘、锚、护三道工序的快速转换,每循环施工工序由8道减少到4道,迎头用工由9人减少到5人,人员投入少,劳动强度低,安全系数高,施工速度快。”工程处朱仙庄矿建工区主任周钦宗说。
2020年5月,改进型掘锚护一体机在朱仙庄矿88运输大巷投入使用。较以往传统作业方式,每循环工序减少一半,每循环用时缩短1小时,迎头用工减少近一半,人工效率提高40%。
该创新团队探索综掘防尘、物料装运卸等后路辅助工序装备成套化,最终形成适合淮北矿区地质条件的“综掘机配齐机载临时支护、干式除尘风机,工作面搭接皮带机配齐自移式机尾,后运多部皮带机实现集中控制,后运系统实现单轨吊网络化”的综掘作业线标配模式,提高了掘进单进能力和支护效率。(王盟 张峰)
来源:《学习强国》2021年9月23日